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「妳覺得中央尖怎麼樣?」過了許久,他問。
緊急貸款基金是針對受影響的中小、紡織和旅遊業。Photo Credit: AP/ 達志影像 緬甸政府官員到市場發送口罩給菜販 救濟紓困迫在眉睫 根據多個在仰光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員指出,燃眉之急乃糧食援助、現金轉移和免除電價等救濟措施,並使小型企業得以維持生計。
當下首要任務是確保紓困措施能盡快到達前線」。但眾多本地商人表示基金的篩選過程缺乏透明度,公平性成疑。政府還會將現有的緊急貸款基金從1,000億緬幣(約7,200萬美元)擴大到5,000億緬幣(3.6億美元),並另設一個1,000億緬幣基金來促進貿易融資。開放保險業、實行新公司法、石油和天然氣招標等多項重大政策一再拖延,令市場對這個堪稱東南亞「最後處女地」的信心江河日下。她表示,紓困計畫旨在減輕不可避免的影響,同時建立基礎讓經濟可以在疫情過後迅速復甦。
紓困計畫某程度的確為弱勢家庭、貧困人士提供迫切援助,以及增添對勞工的社會福利。歐盟駐緬商會總裁Marc de la Fouchardiere坦言,「這紓困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。興趣是「在陌生的城市,用擲硬幣的方式決定要搭哪一班車去探險。
」 怡瑄拿女兒的照片跟我分享,美麗又有氣質的店長,看不出來已經有一個孩子了,她問:「妳屬老鼠嗎?」我點點頭。」因為生意忙的關係,越南的媽媽來到台灣幫忙顧孩子,順便和孫女語言交流,才國小一年級的女兒很會說越南話,也會教外婆怎麼說中文。2008年,怡瑄在工廠認識先生,三年後兩人決定結婚,但是怡瑄的父母擔心台灣人會歧視越南的女孩,所以不同意兩人結婚,可是先生還是搭了飛機到越南準備提親,語言不通的他們,請同事翻譯,或比手畫腳溝通,相處了兩個禮拜後,終於讓怡瑄的家人卸下心防,同意兩人的婚事,怡瑄幸福地說:「因為老公人不錯、有誠意,是個老實人,還會幫忙做家事,所以家人才會答應,一切都是緣分。說到越南的過年,怡瑄感嘆地說,雖然兩地都有過年,可是文化不同、親屬也不多,總覺得在台灣的人情味不太夠,越南的過年氣氛很好,人們親切、街坊熱鬧,滿街裝飾著充滿喜氣的花草樹木,大家還會為了慶祝過年包四方形的粽子,親戚們都會回到老家,到處拜訪,談談天、敘敘舊,互相關心著,也懷念小時候放鞭炮的時光。
家人不同意結婚,她以行動來證明 怡瑄從小在越南長大,在大學就讀英文系,夢想當英文老師,但是在大三時,家中的經濟不夠負擔學費,只好休學來台灣工作。喜歡大笑,但是偶爾會因為緊張而亂了思緒
當世界讚許台灣防疫、衛福部長陳時中被視作神人,當執政的民進黨聲勢如日中天,只要和政府不同調就被說是「逆時中」,更需要國會最大在野黨的制衡,紓困政策明顯為政府溝通不良,國民黨可利用國會質詢,或是做民調、開記者會反應民意等方法監督執政黨,但他們選擇為自己製造一個公關危機,怪不得簡勤佑被網友稱「臥底」國民黨,還讓民視直接用靠北蘇睏的失言新聞打廣告。國民黨向來有與網路社群、年輕人脫節的印象,其實受到長輩喜歡沒什麼問題,人本來就會老,但國民黨偏偏就像家族裡最討人厭的那個親戚,一邊跟你說教「年輕人不努力」、還愛開性別玩笑,他可能想表達關心,但卻沒有積極同理你的處境,於是你認為他活在他的同溫層裡。此次行政院針對疫情的紓困措施被罵到蘇貞昌出來道歉,母親節週末又出現「我是衛福部憤怒的小員工」PTT爆卦文章,深諳網路生態的鄉民都知道是藍綠利用輿情在打空戰,有趣的是,被外界認為比較不懂網路的國民黨,今年海選出來的「行銷科技長」簡勤佑,才剛為「靠北蘇睏」粉專的性別歧視貼文道歉,明明是中央都坦承規劃不周的紓困措施,卻又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失血。這次靠北蘇睏讓國民黨大失血,有人說簡勤佑果然是諸葛亮「初出茅廬」,或說國民黨應該砍掉品牌重練,其實背後誤信「網路社群就是萬靈丹」才真正可怕。
到頭來,國民黨找了這位「高級小編」但沒把握制衡與刷聲量的機會,反而玩爛一手好牌,可見老黨雖然努力「數位轉型」,但找簡擔任數位公關,更顯其對網路社群生態徹底脫節。許多民眾之所以覺得政治很髒,正是因為對政策有實質影響力、有資源的政黨,卻常常只想著如何搞輿情操作,而國民黨看到綠營運用網路拉攏年輕族群,就一心只想在網路上「輸贏」,忘了資訊科技的原本目的應該促進溝通,而非製造對立。一心只想在網路上拚輸贏的政黨,無助於監督政府 選舉不僅陸軍(造勢活動)也靠空戰(網路輿論),柯文哲當年以素人之姿勝選台北市長後,證明空軍佈局真能翻轉局面,這幾年公部門比拚「小編」、拉攏網紅造就的影響力,或許以上推動泱泱大黨國民黨欲「數位轉型」,國民黨的問題不是請個「行銷科技長」就解決的。說到此,若說對不同想法的人的積極同理、深入了解、乃至於進入異溫層,國民黨不如找當時參加海選的四叉貓當數位諸葛亮,人家可是韓國瑜選舉造勢場合幾乎無役不與的「鋼鐵韓粉」
國民黨向來有與網路社群、年輕人脫節的印象,其實受到長輩喜歡沒什麼問題,人本來就會老,但國民黨偏偏就像家族裡最討人厭的那個親戚,一邊跟你說教「年輕人不努力」、還愛開性別玩笑,他可能想表達關心,但卻沒有積極同理你的處境,於是你認為他活在他的同溫層裡。許多民眾之所以覺得政治很髒,正是因為對政策有實質影響力、有資源的政黨,卻常常只想著如何搞輿情操作,而國民黨看到綠營運用網路拉攏年輕族群,就一心只想在網路上「輸贏」,忘了資訊科技的原本目的應該促進溝通,而非製造對立。
當世界讚許台灣防疫、衛福部長陳時中被視作神人,當執政的民進黨聲勢如日中天,只要和政府不同調就被說是「逆時中」,更需要國會最大在野黨的制衡,紓困政策明顯為政府溝通不良,國民黨可利用國會質詢,或是做民調、開記者會反應民意等方法監督執政黨,但他們選擇為自己製造一個公關危機,怪不得簡勤佑被網友稱「臥底」國民黨,還讓民視直接用靠北蘇睏的失言新聞打廣告。此次行政院針對疫情的紓困措施被罵到蘇貞昌出來道歉,母親節週末又出現「我是衛福部憤怒的小員工」PTT爆卦文章,深諳網路生態的鄉民都知道是藍綠利用輿情在打空戰,有趣的是,被外界認為比較不懂網路的國民黨,今年海選出來的「行銷科技長」簡勤佑,才剛為「靠北蘇睏」粉專的性別歧視貼文道歉,明明是中央都坦承規劃不周的紓困措施,卻又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失血。
一心只想在網路上拚輸贏的政黨,無助於監督政府 選舉不僅陸軍(造勢活動)也靠空戰(網路輿論),柯文哲當年以素人之姿勝選台北市長後,證明空軍佈局真能翻轉局面,這幾年公部門比拚「小編」、拉攏網紅造就的影響力,或許以上推動泱泱大黨國民黨欲「數位轉型」,國民黨的問題不是請個「行銷科技長」就解決的。說到此,若說對不同想法的人的積極同理、深入了解、乃至於進入異溫層,國民黨不如找當時參加海選的四叉貓當數位諸葛亮,人家可是韓國瑜選舉造勢場合幾乎無役不與的「鋼鐵韓粉」。到頭來,國民黨找了這位「高級小編」但沒把握制衡與刷聲量的機會,反而玩爛一手好牌,可見老黨雖然努力「數位轉型」,但找簡擔任數位公關,更顯其對網路社群生態徹底脫節。這次靠北蘇睏讓國民黨大失血,有人說簡勤佑果然是諸葛亮「初出茅廬」,或說國民黨應該砍掉品牌重練,其實背後誤信「網路社群就是萬靈丹」才真正可怕只不過,結果總讓人擔憂,如果覺得罷韓一定會成功而放棄投下神聖的一票,結果恐讓人感嘆「危機感不足」之外,失去難得可以見證歷史的一刻,也會讓人深感遺憾。可悲的是,望穿他的政治邏輯,高雄早已不是他的「資產」,或許罷免投票會讓高雄終結許多人心中,比悲傷更悲傷的這兩年。
其次,扣除基層村里長及鄉鎮市民代表,台灣過去共有八次罷免投票的經驗,七案立法委員及一案鄉鎮市長,縱然贊成票數高於反對票數,但是投票率都未達門檻,罷免結果都只能以失敗收場。「韓粉危機意識」+「罷韓自信輕忽」,結果仍難料 此外,當前許多輿論都認為罷韓的支持度相當高,在「罷免一定會過」的認知下,將可能降低投票的動力。
韓陣營不斷拋出阻撓罷免的手段引起支持罷韓民眾的不滿,甚至拉高與中央的對壘情勢,「討厭韓國瑜」似乎成了最大公約數。然而,表態支持與集結投票是兩碼子事,「有效的組織能力」和「從外地返鄉投票」在沒有開票之前,都是不確定性的變數,恐出現「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,但同意票數未達四分之一」高票失敗的悲催結果。
罷韓成功仍有變數,豈能輕忽高票失敗的結果 然而,罷韓真的會這麼順利嗎?恐怕不容樂觀。不過,有趣的是,韓國瑜也不是第一次身陷罷免投票的窘境,早在1994年他任職立委時就被連帶立案進行罷免投票,結果有37萬同意罷免韓國瑜,但因為投票率僅有21.36%而沒有罷免成功。
首先還是得回到韓國瑜過去僅有兩次的得票數字,縱然得票從2018年的89萬不到2年內便縮水了二十多萬,試圖將忠堅的韓粉力量極大化,拱出60萬來反對罷免也不是不會發生。高雄市長罷免投票即將在二十多天後的6月6日展開,無論投票結果如何都將寫下台灣政治發展的新紀錄,這不但是台灣地方自治有史以來第一次地方首長罷免投票,投票結果也將牽動未來國內政黨政治的生態,甚至立下地方民主發展的典範。二來再次起手「蓋牌民調」,盼罷韓同溫層因自信而低估投票的積極度,同時不斷對韓粉輸送同情及危機的意識,反正橫豎都是一刀,無論投票率高或低都可以讓韓國瑜置於死地而後生。別忘了,2020年的總統大選韓國瑜縱然大敗,但在高雄市仍有61萬票的支持,這表示仍有為數不少的市民認為韓國瑜沒有背叛高雄市,參選總統只是不得不為的選擇,發酵韓粉的同情,是支撐韓能否過關的關鍵之一。
這也解釋了過去被罷免的一方多會採低調策略不願回應的態度,主要就是避開掉進罷免的泥沼,投票率低讓贊成票數無法越過門檻。換句話說,危機意識的不足恐讓這場罷韓投票雷聲大雨點小。
歷經民主洗禮已久的台灣,早已養成投完票後平心靜待結果的心理素質。諷刺的是,面對罷韓的挑戰,韓國瑜並不是採取「證明執政能力」的反罷訴求,逃避罷免的心思都凸顯他低劣的政治素養,無視民主選舉「想你所想、投己所好」的價值,就算有幸通過,也難擔起高雄市回到進步港都的榮景。
可以想像這次的罷韓投票將不同於過往的選舉操作,從國民黨中央試圖切割的作法便可看出端倪,避免「藍綠對決」的情勢發酵,難以激發傳統選戰高張力的高度動員。此外,再對比近期的民調結果,支持罷免的民眾大概介於52%至63%之間,若換算成選票將有78萬以上,這早已超過法定四分之一以上的規定,看來似乎投票結果已大致底定,韓國瑜的市長寶座恐將不保。
又,如果只把贊成罷免基本門檻的57票當成此次罷韓的目標,那結果必須有相當之精算,否則韓仍將可能抓住續任市長的生機。但是,罷免案與一般選舉投票不盡相同,沒有複數候選人的對壘情境,單就一人進行贊成與反對的投票,無論是組織動員與議題攻防上較難有火花。截至目前為止,罷韓的聲勢已達高峰,相對地也可能激起韓粉的危機意識,假若支持罷韓的投票動力不足,一消一長之際,恐讓情勢隨著投票日逼近而更為混沌。另一方面一心想改投變化球,不夠犀利的球路不但無法投進好球帶,球路偏高恐再被狙擊,包括不積極設立投票所、散播投票日不給假的假訊息等,已被看破手腳的戰術讓比分再次拉大。
這段期間猶如仍未完結的棒球賽,韓國瑜及國民黨的反罷策略,一方面想直球對決,卻怕被再度扛出牆外,拆除罷韓廣告立即被以投影方式反將一軍便是一例。縱然反韓與挺韓仍就高度對立,但年初大選後的選舉激情早已降溫,加上國內疫情仍說不上完全抑制的前提下,現在要說罷韓情形已成定數恐太樂觀,沒有到最後一刻「票票入軌」,結果依舊詭譎難料。
此時此刻,正視罷免投票的重要性,因為全台灣、全世界都在看,無論如何,6月6日出門投下履行投票的權利,用選票來驗證高雄的過去,展望高雄未來高雄市長罷免投票即將在二十多天後的6月6日展開,無論投票結果如何都將寫下台灣政治發展的新紀錄,這不但是台灣地方自治有史以來第一次地方首長罷免投票,投票結果也將牽動未來國內政黨政治的生態,甚至立下地方民主發展的典範。
不過,有趣的是,韓國瑜也不是第一次身陷罷免投票的窘境,早在1994年他任職立委時就被連帶立案進行罷免投票,結果有37萬同意罷免韓國瑜,但因為投票率僅有21.36%而沒有罷免成功。可悲的是,望穿他的政治邏輯,高雄早已不是他的「資產」,或許罷免投票會讓高雄終結許多人心中,比悲傷更悲傷的這兩年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07:3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23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7:1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59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57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37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33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2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1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6:09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